直到现在,我还是沉浸在悲痛与感动的情绪中,没能走出来。 时间,已经过去了三个小时。 老实说,在这部《绝地防线》开播之前,我以我不太准的直觉判断,这部网大,有至少90%的可能,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烂片。 为什么敢这么笃定? 俗话说,一招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,倘若是连续被“蛇咬”呢? 大约半年前,一部将李幼斌放在一边的网大《生死阻击》上线播出,且先不说影片中老李的戏份根本不是男一号,仅就影片的质量而言,都只能算是特效稀松、强行煽情、情节逻辑缺乏说服力。 简单总结就是两个字: 烂片。 不过《生死阻击》还算是好的,最起码,剧组打着《亮剑》的旗号,请来了李幼斌等人,就是冲着老李的面子和情怀,也得捧个场不是? 但大部分挂着“战争”标签的网大,连情怀牌都懒得打。 大多都是拿了一个东拼西凑而来的剧本,然后找几个演技基本不怎么在线的演员,然后依靠着一些爆破和强行煽情,将一部70分钟左右时长的影片彻底塞满。 脸上就打着四个字: “省钱”和“敷衍”。 带着这样的心态,我怀着激动的心、颤抖的手,打开了《绝地防线》这部影片,抬眼一看,时长91分钟,先给个好评,又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,加重好评。 之后一口气看完。 我只能这么说,这部影片在开播后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内,就拿下了主流平台飙升榜第一的位置,完全是实至名归。 1、 一场激烈的战役过后,战场上火焰未熄。 战士们顾不上疲惫的身体,将伤员和故去的战士,纷纷抬出战场,镜头扫过战场边缘,有的战士心无旁骛的将手中子弹的弹尖磨得更加锋利,而有的战士则悲伤的看着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,变成了一具具没有任何意识的躯体。 还有一位战士,他从尘土中拿出了落于其中的冲锋号。 结束了吗? 不。 战争的残酷与惨烈,写在了每一个人的脸上,但是他们无暇哀伤,因为敌人的新一轮进攻正在到来,炮火连天,尘土纷飞。 一个半大的孩子,被炮弹击起的尘土拍落在了战壕中。 他是谁,手中只有一把弹弓的他,又怎么会来到九死一生的战场之上?然而,日军的豆丁坦克出现在了前方,形势更加严峻,营长大声喊道:“迫击炮!” 这是他们手中唯一的“重武器”。 日军倚仗着坦克的掩护,一直向前推进,迫击炮确实发挥着远比步枪重要的威力,但是面对着坦克这种真正的战场机甲,仍然显得有些火力薄弱。 炸药包。 关键时刻,在迫击炮和步枪交叉火力的掩护之下,真正能解决问题的,还是炸药包。 坦克的履带被破坏。 然而这只是意味着,敌人的第一波进攻被击退,到底能够有多少喘息的时间,谁也不知道。 2、 这部《绝地防线》,根据苏村保卫战的真实事迹改编。 时间回到1941年,在这一年,抗日战争进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,1月中旬,侵华日军的第32师和第21师,出动了总计七千余人,以及伪军1万余人。 另外有坦克20余辆、汽车300余辆,更有10余架飞机作掩护。 他们此行的目的,就是要对以濮县、范县、观城为中心的鲁西抗日根据地进行“扫荡”,主要目的是从多方向合击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三旅。 八路军给予的回应是:迎头痛击。 在鲁西军区司令员,兼任115师教导第三旅旅长杨勇的指挥下,采取了围点打援的战术,全歼了日军一个中队,以及日伪军的大部分军队。 然而敌人愈发凶残。 为了掩护军区机关撤退,第三旅特务营的营长钟铭新率领两个连的兵力,奉命在苏村阻击敌人的追击,但敌众我寡,面对十数倍于自己的敌人,特务营虽然多次击败日军的进攻,但终因弹药不足,突围失败。 包括旅长钟铭新在内的123人,壮烈牺牲。 总计只有8人生还。 并且这些人全都是在日军撤走之后,被当地的老百姓救起,数十年之后,为了纪念当时英勇牺牲的战士,当地立起了一座高度为19.44米的人民英雄纪念碑。 寓意莘县于1944年解放。 3、 如果足够客观地说,《绝地防线》作为一部战争题材的影片的话,是肉眼可见的“穷”,毕竟,一部网大想要和院线电影比投资,总归是一件开玩笑的事情。 但是在这部影片的身上,我却看到了电影最为本真的东西。 俗话说,文以载道,其实电影作为光影艺术,也是一种讲述故事、表达情绪、承载价值观的东西,而《绝地防线》,就几乎全部做到了。 先说故事。 苏村保卫战的重要意义自不必多说,营长钟大炮带着战士们顶风冒雪,先后击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,其中苏村被日寇杀掉父母的姐弟俩,算是闯进来的“变数”。 但他们丝毫没有影响到主线剧情。 这部影片的故事,一点都不复杂,并且它在有限的故事中,将多个人物的性格,通过天南海北的方言口音,就如同拿着细巧的画笔一样,慢慢的勾勒了出来。 再说情绪和价值的表达。 建立在抗战基础上的战争题材,本身就承载了不用言说的宏大价值观,而在情绪方面,这部《绝地防线》又是克制而谨慎的,它没有将巨大的哀伤、恐惧或者愤恨的情绪,安置在每一个角色的身上,而是随着故事的进展,让情绪如同传统水墨画一般,慢慢晕染开来。 沈阳房产抵押贷款 ![]() |
1
![]() 鲜花 |
1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业界动态|斑马网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请发表评论